您的位置: 首页  档案馆新闻

华东师大重镌大夏大学迁校纪念碑

发布日期: 2012-10-22   浏览次数 571

    10月16日,华东师范大学建校61周年纪念日,学校隆重举行“重镌大夏大学迁校纪念碑揭碑仪式”,以此激励全校师生进一步弘扬优良传统,担当起历史赋予的崇高使命,为国家富强、民族振兴和人类文明进步作出更大的贡献。上海市档案局(馆)副局(馆)长杨智敏,上海图书馆(上海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副馆(所)长周德明,华东师范大学党委书记童世骏,党委副书记罗国振,党委副书记兼副校长林在勇、任友群,副校长范军、孙真荣等领导出席揭碑仪式并与大夏大学校友代表、重镌纪念碑工作团队代表共同为纪念碑揭幕。华东师范大学部分师生代表参加了揭碑仪式。

校领导与嘉宾为纪念碑揭幕

校领导与嘉宾为纪念碑揭幕

    童世骏在仪式上说:“所有的师大人都有一个共识——华东师大和大夏、光华是一脉相承的。大夏大学不仅给我们留下了群贤堂、思群堂这样亮丽而有特色的建筑,而且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诞生于国家内忧外患之际的大夏大学,她的发展历程本身就是一曲‘自强不息’的胜利凯歌。大夏大学在战火硝烟中辗转办学,西南三迁,更是其中最激情、最动人的音符。大夏大学倡导苦教、苦学、苦干的‘三苦精神’以及‘师生合作’、‘读书救国’的理念,用文化的理想来抵抗身处地狱中的苦难,用知识的进步来承担民族复兴的命运,已经成为华东师大无可估量的精神财富和弥足珍贵的文化资源。”

嘉宾、领导、大夏老校友合影

    大夏大学创校学生代表、教务长孙亢曾教授之女孙筑瑾从美国发来贺信,称学校在校庆日举行迁校碑揭碑仪式,是新不忘旧,追寻历史脉络,重视文化传承的行为。她相信“一个能追念远昔,注重传承的大学,必定能有远大的前程”。纪念碑文作者、大夏大学文学院教授陈湛铨之后人也从香港发来贺信说:“今重铸该碑,将当年迁校史实告诸来者,斯不朽之盛事也。”大夏大学校友、华东师范大学政治学系退休教师周子东详细介绍了大夏大学建校和抗战时期西迁庐山、贵阳和赤水的历史。学生代表、公共管理学院2010级硕士生赵荣青讲述了暑期在赤水寻访大夏大学西迁足迹的经历。著名书法家、重镌迁校碑碑文书写者周道南代表工作团队讲话。他指出,重镌迁校纪念碑凝聚着一批沪上知名专家的心血,是学校重视文脉传承的证明。华东师范大学副校长范军代表学校向上海图书馆赠送“重镌迁校纪念碑”、“迁校碑重镌记”拓片并接受收藏证书。

嘉宾与学生代表

嘉宾与学生代表

    重镌迁校纪念碑筹备工作始于2011年华东师范大学60周年校庆。当时,学校启动大夏大学、光华大学校史编撰工作后,校档案馆便积极组织力量,广泛联系两校校友及后人,多渠道征集和发掘档案史料,充分发挥档案史料的文化传承功能,为学校重镌迁校纪念碑工程提供碑文、旧照、人物考证及背景资料等历史佐证。纪念碑重镌工程于今年5月正式启动,学校党委副书记兼副校长任友群领衔,力邀华东师范大学著名学者刘永翔教授,书法名家周道南、王宜明,碑刻名家赵嘉福及弟子组成工作团队,历时近六月之久,终于61周年校庆日落成揭幕,成为校园内又一重要文化景观。
    附:背景资料
    立迁校纪念碑是大夏大学历史上的一件大事,是师生不屈不挠、自强不息精神的象征。1937年,日寇大举侵略上海,淞沪会战正式打响。大夏大学被迫西迁。西迁第一站为庐山,继而贵阳。1944年,贵阳濒临陷落。学校再迁赤水。1945年春在赤水复课。1945年8月15日,抗战胜利,国民政府教育部令西迁院校照常上课,1946年4月以后才能回迁。1946年,大夏师生返沪前夕,适逢22周年校庆,学校请文学院陈湛铨教授撰写了《迁校纪念碑》一篇,刻制成碑,于6月1日举行盛大校庆活动和迁校纪念碑揭幕仪式。后经寻访得知,因年代久远,原碑已不存在,仅在档案中留有碑文文稿及存照。
    碑刻正面碑文是陈湛铨教授所写的《大夏大学迁校纪念碑》,碑额为篆体,正文为隶书,由周道南书写。碑文正文为:
    “粤自虾夷构祸,变起芦沟,蜂目不明,群飞江沪,本校道以待士,义不帝秦。爰徒匡庐,再辕黔筑。发书河上,卜宅城南。棫朴菁莪,迭资世用。鸣鸡不已于风雨,贞干无惮于雪霜。学道爱人,尼父化乎言偃;抚心高蹈,师襄悦乎郑文。得离之明,体乾之健。七阅于载,一以贯之。亦谓不怍于人,无负于国矣!循至三十三年,自秋徂冬,穷寇失道,南国飞埃。残灯回将熄之光;阱虎奋反搏之势。延毒桂北,旋虐黔南。我故校长王公伯群,忠国护校,敌忾弥深。知胡命之不能长久,而士心之不可波动也。属意赤水,易地其绥。三年友生,聿来胥宇。夫何昊天不吊,歼我良人!其年十有二月,我故校长竟以痛敌彻髓,撒手渝州!于时部署未定,变故陡生,万绪重棼,九原莫作。今校长欧公元怀、副校长王公毓祥,勉从众心,董理其事。内籍在校宾友扶将之力,外承地方贤达嘉惠之诚,立校于此,又年半矣。今者,胡尘扫绝,神宇重光,长河高流,大江东注。代马思跃于北土,越乌冀于南枝。曾子人师,待修毁伤之室;黄童国土,须读未见之书。归去申江,情理宜也。然颜远伤离,文通恨别。厚风虽运于鲲鹏,雪泥终留其指爪。痴柳萦客,醉桃笑人。之水方滋,来禽竟响。对此景光,宁无眷介?而况灸于其人,屡受其惠,振振君子,秩秩德音,舍宅指囷,供其困乏者乎!用是粗纪大端,勒诸贞石,求著其事,并旌厥心。”
    背面为《大夏大学迁校碑重镌记》,由华东师范大学古籍所刘永翔教授撰文,王宜明书写。碑额为篆体,正文为魏碑。文中说:
    “自卢沟逞蛇豕之谋,赤县奋貔貅之抗。陆沉东国,忍废弦歌;车指西陲,纷迁庠序。大夏大学,吾校前身之一也。黉枕淞江,钟鸣禹域,业精传道,功在铸才,已立校一十三载于兹矣。既丁板荡之秋,别选河汾之地。初栖牯岭,继抵黔灵。方七年书桌之暂宁,又一旦兵锋之近逼。乃更舍移贵北,地接川南。俗厚风淳,父老借文昌之庙;诲勤学苦,师生安乡校之堂。观赤水之澜,侭容格物;映丹霞之灿,恰助穷幽。战鼓频惊,书声不辍。盼河山之还我,为社稷而尽能。其年秋,狂寇终降,神州克复。烽烟顿息,寰宇同欢。翌年,方拟返旆沪堧,援琴海上,而虽深梓里之思,犹系空桑之恋。时正值校庆廿二周年也,乃树迁校碑于当地校本部,记播迁之屡,述教学之艰,美上下之齐心,感居停之援手,文学院陈青萍湛铨教授笔也,具明本末,并茂文情。斯石之立,亦已六十有六年矣。惜乎世换沧桑,变兼城郭;市经改建,碑竟无存。今吾校既卜宅申皋,辟庠紫竹,情固难忘于往昔,事堪取励乎方今。爰谨重刻旧辞,再隆高碣,倩江都周化成道南先生书之。俾诸生得温前史,益知创业之难;缅想先贤,弥烈兴邦之志。”(华东师范大学档案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