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档案馆新闻

档案馆赴江西、贵州、四川、重庆等地收集校史档案资料

发布日期: 2012-09-13   浏览次数 145

    为进一步丰富我校的校史档案资源,高质量地完成《大夏大学史》、《光华大学史》的编写任务,暑假期间,档案馆组织工作人员分赴江西、贵阳、四川、重庆等地查阅、收集校史档案资料,走访老校友。

大夏大学社会研究部历年研究人员名单

大夏大学社会研究部历年研究人员名单

   大夏大学和光华大学分别成立于1924年和1925年。1951年,并入华东师范大学,成为新中国成立后所创办的第一所师范大学的建校基础。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大夏大学内迁,曾在庐山和贵阳与复旦大学组成联合大学。1938年初庐山部转迁重庆,同年2月底,两校分立,重庆部恢复为复旦大学,贵阳部恢复为大夏大学。1944年底,大夏大学转迁赤水,最终于1946年夏返回上海,其在贵阳的校舍移交贵阳师范学院(今贵州师范大学)。光华大学于1938年在成都成立分校。1946年成都分校转赠川人接办,更名为成华大学,1952年并入四川财经学院(今西南财经大学)。

采访光华大学校友毛伯林、肖德愚夫妇

采访光华大学校友毛伯林、肖德愚夫妇

    档案馆工作人员在江西通过庐山管委会宣传部、庐山档案馆、图书馆和南昌大学档案馆等收集到当年联大办学地的照片以及我校调往江西负责组建江西大学(南昌大学前身之一)数学系的二级教授孙泽瀛先生的档案资料。在贵阳,工作人员走访了贵州省档案馆和图书馆、贵阳市档案馆以及贵州师范大学,复制了大夏大学贵阳办学期间的文献资料,如大夏大学社会研究部概况等;厘清了大夏大学贵阳办学所在地讲武堂校舍的演变历史,复制了上世纪40年代末相关建筑的照片;参观了大夏大学第二任校长王伯群先生故居并寻访了大夏大学谢六逸教授墓地。
    工作人员在成都和重庆走访了成都市档案馆、西南财经大学档案馆、四川大学档案馆、重庆市档案馆和重庆大学档案馆,复制了与光华大学成都分校办学相关的文件资料,并重点收集了部分大夏、光华校友的档案信息,采访了毛伯林、肖德愚、刘德尊、刘修瑜、陈劲夫等光华大学校友以及大夏大学校友叶惠英。
    外出期间,档案馆工作人员克服了高温酷暑、台风暴雨等恶劣气候带来的各种困难,尽心尽责,圆满地完成了既定的工作目标。此行不仅为编写《大夏大学史》、《光华大学史》扩充了史料,同时也为多渠道主动开展档案收集工作,进一步丰富学校档案馆的人物档案和校史资源积累了成功的经验。(吴李国  胡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