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档案馆新闻

中科院院士、北京大学原校长陈佳洱访问学校档案馆

发布日期: 2013-11-13   浏览次数 411

2013年11月12日,应学校档案馆的邀请,校友陈伯吹之子、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大学原校长陈佳洱偕夫人周维金教授来校访问。校领导童世骏、陈群、范军分别会见了陈佳洱院士。

党委书记童世骏会见陈佳洱院士

12日上午,陈佳洱院士偕夫人周维金教授来到学校档案馆,在副校长范军陪同下,校长陈群在档案馆接待室会见了陈佳洱夫妇。会见期间,陈群首先代表学校向陈佳洱院士赠送了一份珍贵而独特的礼品——档案馆制作的《陈伯吹先生档案纪念册》。陈群向陈佳洱院士介绍学校的发展历程以及在文化建设等方面的举措。他说,陈伯吹先生先后在大夏大学、华东师大读书和担任教授,是华东师大杰出校友。他创作了大量的儿童文学作品,为中国儿童文学留下了宝贵的遗产,是华东师大的宝贵财富。陈佳洱回忆了父亲陈伯吹在大夏大学学习和在华东师大工作的情况,对华东师大的热情邀请表示感谢。

陈群校长向陈佳洱院士赠送《陈伯吹先生档案纪念册》

在陈群校长、范军副校长的陪同下,陈佳洱院士参观了档案馆档案展厅和档案库藏。在档案库房“人物档案”专架,陈院士满怀深情地启阅了档案馆所保存的父亲陈伯吹先生的档案原件和《陈伯吹文集》,他对陈群校长表示,父亲的档案和史料保存得如此完整,华东师大的档案工作做得真好。

陈佳洱院士在档案库启阅父亲陈伯吹的档案原件

随后,陈佳洱院士在档案馆会客室接受了档案馆工作人员的专题口述访谈。他回忆了父亲陈伯吹对自己的教诲和专业选择的影响,父亲对自己家国情怀、科学精神的熏陶以及和父亲比赛入党等家庭趣事。访谈中,也阐述了自己在家庭教育的独到做法。访谈期间,陈院士欣然为我校题词“桃李满天下”。

访谈之后,在范军副校长、汤涛馆长的陪同下,陈佳洱院士参观了学校校史馆。在参观过程中,当陈院士见到父亲陈伯吹年轻时的照片时,甚为欣喜,在父亲照片前合影留念。参观结束时,陈院士在校史馆电子留言处,再次为我校题词“培养一流人才”。

范军副校长陪同陈佳洱院士参观校史馆

 

陈佳洱院士接受了档案馆工作人员的专题口述访谈

中午,校党委书记童世骏在逸夫楼学术交流中心会见了陈佳洱院士,双方利用午宴时间进行了亲切交谈。

陈佳洱院士故里所在地上海市宝山区档案馆副馆长朱晓明,陈佳洱堂妹、我校校友陈瑾瑜女士陪同来访。

陈伯吹(1906~1997),原名汝埙,上海市宝山区人。1929年进入我校前身大夏大学就读高等师范科,1940年再入大夏大学教育学院学习,毕业后曾任大夏大学教师,圣约翰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兼职教授,少年儿童出版社副社长,人民教育出版社编审等职。为第六届全国政协委员,第四届上海市作协副主席。致力于儿童文学创作和理论的研究,把毕生精力奉献给中国的儿童文学事业,著有《陈伯吹文集》4卷,著、译、编近百本计300万字的儿童文学作品和理论著作。1981年,捐赠稿酬设立“陈伯吹儿童文学奖”。 1988年被全国妇联、国家文化部授予儿童文学创作荣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