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党委常务副书记曹文泽作动员讲话
2014年4月25日,我校举行《华东师范大学志》顾问专家审稿启动会。校党委常务副书记、校志编纂委员会副主任曹文泽作动员讲话。校志顾问专家吴铎、汪祥云、丛培军、钱洪、李天任、陈家森、叶忠海、徐伯兴、朱小怡等出席。会议由校志编纂委员会副主任、副校长范军主持。
校党委常委副书记曹文泽作动员讲话
在校志审稿会上,校档案馆馆长、校史党史办主任汤涛首先向校志顾问专家介绍了校志工作的进展情况,说明了本次校志审稿工作的流程、注意事项和时间节点。
校党委常务副书记曹文泽做了动员讲话。他说,各位顾问专家既是华东师大历史的创造者、见证者,现在又要充当师大历史的书写者、记录者,他代表学校对各位老同志不辞辛劳的参与表示感谢。
曹文泽指出:要高度重视校志编纂工作,动员全校力量和社会各有关方面,努力编写出一部高质量的校志。要客观准确地记录和传承我们华东师大的办学历史,展示学校的发展历程,凝练学校的办学传统和大学精神,全面系统地记述学校的创建、演变和发展的轨迹。判断一个大学的独特和优秀的教育传统,校志是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作为校园文化基础工程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一部高质量的校志对存史、资政和育人都有十分重要的历史和现实意义。
他还指出,要本着对历史、对学校、对教育事业高度负责的态度,严格遵循校志编纂原则,尊重历史,实事求是,理清脉络,统一体例,以丰富、客观、详实、可信的材料凸显我们华东师大自身的特色。要充分吸收各有关高校在第一轮校志编写过程中的好做法好经验,在上海方志办的指导和帮助下,进一步科学设计和完善我们的篇目。我们的校志编写2009年就启动了,校领导都觉得在推进的力度上还需加强。在编纂过程中要根据实际情况,进一步调整和完善,力求我们校志篇目编排合理。要加大组织协调力度,进一步明确时间进度,补充人员,集中力量,创造条件,积极推进校志编纂工作顺利完成。

副校长范军主持会议
曹文泽最后强调,校志工作(包括资料收集、口述访谈等),要有专项经费,列入学校预算,在财务上学校要给予支持。校志编纂要注意要先易后难,我们此次修志完成之后,有不完善的地方以后还可以进一步修正;要充分发挥档案馆的作用,在遵守档案法的前提下,要“用活”档案材料,支持各单位编写。在校志撰写过程中,要把好政治关、资料关、层次关和文字关。
《华东师范大学志》咨询顾问、原校党委副书记吴铎表示,自己是从师大创办开始就在师大工作的一代人,“是师大养育我们、培养我们,很高兴今天能为记录师大历史的校志出力”。与会顾问专家都纷纷表示,将尽心竭力完成校志初稿的审读工作,并就如何完善校志整体架构、校志如何体现以人为本理念和凸显师大特色,以及完善审稿读稿制度提出了一系列意见和建议。
《华东师范大学志》编纂工作于2009年3月开始启动。根据学校办公会议精神,聘请王铁仙、王斯德、叶忠海、从培军、李天任、吴铎、汪祥云、李清池、周子东、徐伯兴、钱洪等18人为校志编纂咨询顾问。同年5月,召开了《华东师范大学志》编写顾问专家第一次座谈会,主要讨论了校志篇目的确定。7月,召开了《华东师范大学志》编纂委员会座谈会,最终确定了《华东师范大学志》的篇目和结构。

校志审稿启动会专家发言
档案馆在2010年5月、 2011年3月和2013年11月7日分别举办了三次校志撰稿人员业务培训与编纂工作推进会议。范军副校长多次指出,校志编纂是写我们自己的历史,各个部门以高度的责任心和对本单位负责的态度,修好校志编纂工作。
据统计,目前学校超过半数的单位已按要求提交本单位承担撰写的校志内容。在此基础上,校档案馆、校史党史办公室正式启动了机关和直属单位提交稿件的初审工作。在听取审稿专家意见后,将向各单位撰稿人员进行反馈,并组织各单位与审稿专家进行面对面的交流和指导。(档案馆 徐晓楚/文 杨婷/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