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31日,应学校校友会、档案馆等邀请,原大夏大学教务长鲁继曾之子、前国务院港澳办公室主任、圣约翰大学校友鲁平先生来校访问。校领导童世骏、陈群、郭为禄在档案馆接待室会见了鲁平先生。

鲁平在校领导童世骏、陈群陪同下翻阅有关鲁继曾先生的档案
31日上午,在副校长郭为禄陪同下,鲁平先生来到学校档案馆。 在档案馆门前,鲁平先生受到校党委书记童世骏、校长陈群的热情欢迎。在童世骏、陈群、郭为禄等校领导的陪同下,鲁平先生一行由档案馆副馆长魏明扬引导参观档案库房。在学校历史档案专架前,鲁平先生翻阅了数卷与父亲鲁继曾先生有关的历史档案,其中有国民政府教育部所颁分别表彰鲁继曾服务大夏大学十五年、二十年的两份褒扬令,抗战期间鲁继曾作为大夏大学沪校秘书长手书的致校长王伯群的书信,抗战期间大夏大学为鲁继曾出具的任职证明书等。鲁平先生仔细翻阅这些档案文献,并根据自己的记忆解释了历史上的具体情形。

校党委书记童世骏向鲁平赠送档案纪念册
随后鲁平先生来到档案馆接待室,与童世骏、陈群、郭为禄等校领导进行亲切交谈。在会谈中,鲁平先生充满深情地回忆了父亲和自己与大夏大学的深厚缘分,畅谈了自己求学和参加革命的经历,讲述自己先入雷士德工学院读高中,后因日寇占领被迫转学到圣约翰大学附中,此后又考入圣约翰大学农学院学习,高中期间即参加地下党的活动等经历。他介绍了雷士德工学院和圣约翰大学各具特色的办学风格,并指出其中至今仍值得我们发扬的一些办学特色。作为圣约翰大学北京校友会的会长,鲁平先生还介绍了圣约翰大学校友在全球的一些活动,他们为纪念母校所做的种种努力,以及筹划中将于明年在上海举办的校友大会。
党委书记童世骏从我校以中外合作形式创建的上海纽约大学最近的学术活动谈起,向鲁平先生介绍了我校的办学理念和发展前景。校长陈群介绍了我校国际化的办学思路以及书院制改革的办学方向。
宾主双方就利用我校书院制改革的契机,积聚圣约翰大学校友的热情,发展祖国高等教育,进一步弘扬圣约翰大学所具有的优秀传统表达了初步的合作意向。
童世骏向鲁平先生赠送了我校精心制作的鲁继曾先生档案纪念册,鲁平先生回赠了由其妹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名誉院长鲁洁所著的回忆录。

鲁平在副校长郭为禄等陪同下在丽娃河边参观
在来档案馆之前,在副校长郭为禄、档案馆前馆长朱小怡、对外联络处处长邢和祥等陪同下,鲁平先生参观找寻了青少年时代居住和生活过的师大一村故居、丽娃河、群贤堂,回顾了当年在大夏大学校园经历的难忘记忆。

鲁平在华东师大校史馆内参观

鲁平和外甥汪仕浩分别在父亲、母亲档案照片前合影
最后,鲁平先生还兴致勃勃地参观了华东师大校史馆,追寻父辈在大夏大学工作与生活的历史足迹。
鲁平先生外甥、其姐大夏大学校友鲁明之子汪仕浩先生陪同来访。
鲁继曾(1892-1977),字省三,四川阆中人。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教育心理学学士、硕士,中国近现代著名的教育心理学家、教育家。他自大夏大学1924年建校起即来校任教,后长期担任教务长、教育学院院长等职,1946后荣任校董。抗战时期为大夏大学沪校的主要负责人。1950年,赴香港任教于光夏书院(香港中文大学的前身之一)。1958年退休后回北京居住。著有《中学教学实际问题》等书,译有彼得斯著《教育社会学原论》、彼得斯著《公民教育详解》、威尔斯著《生路》、布鲁克斯著《瑞士公民教育》等著作。
鲁平,鲁继曾之子,生于1927年,194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47年毕业于上海圣约翰大学。历任《中国建设》杂志社副总编,国务院港澳办公室秘书长、副主任、主任,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基本法起草委员会秘书长,香港特别行政区筹备委员会副主任,1997年退休。现为中国福利会副主席和上海宋庆龄基金会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