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档案馆新闻

我校补行大夏大学光华大学毕业证书颁发仪式

发布日期: 2014-11-13   浏览次数 344

 11月12日,华东师大前身大夏大学和光华大学毕业证书补行颁发仪式在我校档案馆二楼会议室举办。华东师大副校长范军出席仪式并为校友和家属代表颁发毕业证书。仪式由校档案馆馆长汤涛主持。

范军副校长为校友和家属代表颁发毕业证书

在颁发仪式上,校档案馆馆长汤涛首先介绍了大夏大学和光华大学毕业证书的发现和整理情况。据介绍,自今年7月以来,档案馆工作人员组成专门小组,着手整理遗留下来的毕业证书,在请示学校领导后,先后在《中国青年报》和上海《青年报》等媒体公布了完整的名单。截至昨天,共接到上百次的来电来函咨询,目前共有13名1951年前的毕业生或他们的家属与档案馆取得了联系。其中,有蒋道福、陈金华、胡和生院士秘书等11名校友和家属代表应邀参加了本次毕业证书补行颁发仪式。

范军副校长为出席仪式的校友和家属代表一一颁发了毕业证书。

范军副校长与领取毕业证书的校友和家属代表合影

在毕业证书补行颁发仪式上,3位校友和家属代表做了发言。1949届教育系校友蒋道福是在场领取文凭的校友中年龄最长者,在拿到毕业证书后,她激动的热泪盈眶,深情回忆了她在大夏大学的学习经历和跌宕起伏的人生故事。

1950届教育系校友陈金华首先对华东师大的校领导和档案馆为找寻60多年前的毕业生所付出的辛勤劳动表示感谢。他回顾了自己在大夏大学的学习情况和从事教育工作的个人经历。对他而言,这份毕业证书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不仅是证明我取得了大学毕业的资格,在今天也可看作是学校鼓励我毕生从事教育工作的一张合格证书。”

1949届经济系校友陆亮之女陆小伟专程从广州赶来参加颁发仪式。她介绍了父亲陆亮的学习和工作经历,讲述了德才兼备的父亲对子女的言传身教,并感谢档案馆对毕业证书的精心保管,还原了证书背后的人生故事。

校友陈金华、蒋道福和家属代表陆小伟分别发言

范军副校长对出席仪式的各位老校友和家属代表表示欢迎和感谢。他表示,在仪式之前,先观摩了今天要发的证书,当捧起其中一张证书时,有一种沉甸甸的感觉。这不仅是一纸文凭,实际上,它既是华东师大前辈师长、前辈学长苦教苦学,艰辛耕耘结出的硕果,又是他们在战火硝烟中教育救国,读书报国,自强不息,知行合一的历史见证。大夏大学、光华大学是当时上海的两所著名学府,大夏是当时国内高校中第一所全面推行导师制的大学,三苦精神和师生合作精神是其办学灵魂;光华大学以学术自由、体育和社团文化享誉国内,注重学生的自我管理,在国内高校中最早引进信誉制度,同时强调中西并重,钻研精深学术。

他说,华东师大是包含大夏校友、光华校友在内的全体校友的共同体。为大夏、光华校友补行毕业证书颁发仪式,既是拉近校友和母校距离的重要活动,也是回眸记忆,总结历史,唤醒传统,启发未来的重要举动。既是对前辈校友艰辛耕耘所得丰硕成果的圆满收获,也是一次沉潜传统,汲取力量,以更为饱满的自信和更为丰富的历史智慧拥抱未来的出发仪式。

校友和家属代表参观校史馆

毕业证书补行颁发仪式结束之后,在档案馆的安排下,全体校友和家属代表参观了校史馆。参观后,校友和家属代表纷纷表示,对母校取得的成就深表赞许,希望母校越办越好。

校教务处处长雷启立、对外联络处副处长王新燕、党委宣传部万姗姗等出席了毕业证书补行颁发仪式。

(档案馆俞玮琦/文,杨婷/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