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级新生入学伊始,为了让这一批大学新鲜人迅速融入校园生活,对外汉语学院2015级 “入学第一课”特别邀请了对外汉语学院老教授协会会长、关工委委员许光华教授,为新生们讲述对外汉语学院的院史以及学科发展历程,让新生们全方位地了解对外汉语学院的“前世今生”。

9月8日一早,2015级本科及研究生新生就坐满了学院120教室。对外汉语学院院长吴勇毅特邀为本次院史讲座致开场白。吴勇毅首先寄语2015级新生,希望他们能够珍惜在对外汉语学院求学的宝贵机会。他提到,华东师范大学自1965年开始留学生教育,如今发展成为全国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重镇,走过了五十年不平凡的发展历程,而许光华老师作为全校乃至全国留学生教育最早一批的亲历者,身上有很多故事值得同学们去聆听、有很多精神值得同学们们学习。

主讲嘉宾许光华老师今年已经77岁高龄,但老先生依然精神矍铄、思路清晰,他以自己亲历的华东师范大学留学生教育发展五十年为依据,着重介绍了上世纪六十年代华东师大留学生教育“破茧成蝶”的开创阶段,以及八十年代“筚路蓝缕”的重建阶段。
许光华教授本人在上世纪六十年代参加了全国第三批“出国储备汉语师资”培训(1963-1966)。自“出国储备汉语师资”中走出来的一批汉语教师是新中国最重要的汉语国际教育和中国文化传播推广人才。其中我校校友吕必松后任北京语言学院院长、国家汉办主任,校友刘珣是国内外知名的汉语教学专家。许光华老师本人也因为其出色的法语及教学能力,前后两次被国家汉办派往法国担任汉语教师,在巴黎东方语言文化学院任教多年。

八十年代,华东师范大学的留学生教育开始重建,在克服了重重困难后,1985年成为全国四所首批开设对外汉语专业的大学之一。如今已同外方共建了九所孔子学院,成为了国际汉语教师培养和汉语国际教育的中心。许光华老师在中法比较文学、法国汉学研究领域不断钻研,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他本人始终念念不忘的依然是汉语国际教育。虽然已退休多年,许老师同之前在法国教学时认识的留学生朋友依然保持联系,他深情回顾了自己和同事们为汉语国际教育事业呕心沥血、孜孜以求的共同奋斗的岁月,向同学们介绍了他们克服困难编写教材、探讨“零起点”学生教学方法的点点滴滴。许老师和他的同事们对汉语国际教育事业的热情与热爱,深深感染了在场的年轻学子们!许老师也结合自己近五十年的从教经历寄语同学们,要保持严谨的治学态度,关心国家大事和国际形势,遵守和重视外事纪律,在与外国留学生的交往中注意不卑不亢、有礼有节。许老师的讲述因为结合了丰富的实例而显得生动感人,不乏风趣,深深地吸引了新生们。
在本场讲座的最后,对外汉语学院党委副书记、副院长王郦玉进行了简要的总结,她希望同学们能够像许老师一样,无论对于学习还是生活,永远保持饱满的热情,她提议全体新生共同祝愿许光华老师教师节快乐,身体健康,青春永驻!许光华老师也非常时髦地拿出手机微信,和新生同学们互相添加好友。德高望重的老教授也展示出了自己退休生活中乐观、潮流的另一面,让新同学们倍感亲切。老教授与新生们的纽带,不会因本次讲座的结束而中断,“外汉”人追求卓越、孜孜奋进的精神,也将永远薪火相传!

原文链接:http://hanyu.ecnu.edu.cn/s/59/t/66/06/55/info13269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