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媒体报道

【城市导报】我在档案里找到她/他

发布日期: 2014-06-06   浏览次数 169

丽娃河畔的校园爱情

对于沪上高校学子而言,“爱在华师大”似乎是一种校园爱情的象征。在“2014上海市档案日”宣传系列活动中,华东师范大学举办了“我在档案里找到他/她”主题活动。该校档案馆馆长汤涛告诉记者,他们在档案编研和校友口述访谈中,发现一个非常有趣和美好的现象:诸多卓越而杰出的校友伉俪,双方都是华师大校友。他们怀抱着相同的志趣和共同理想,从大学走向社会,为社会、为国家、为民族发展打拼。此次主题展览,挑选了该校及其前身大夏大学和光华大学5对夫妇校友,通过讲述他们动人的校园爱情故事,诠释档案在密切联系和增进校友与母校情感中的独特作用。

和美儒雅 光风霁月 周有光——张允和

“我很穷,恐怕不能给你幸福。”

“幸福是自己求得,女人要独立,女人不依靠男人,幸福要我们自己去创造。”

这段对话后不久的1933年4月30日,周有光与张允和在上海结婚,此时距离他们相识已八年。

1925年,张允和正值16岁的花样年华,是江南名门“张家四姐妹”中的“二姐”,周有光也处于19岁的风华正茂,正在上海光华大学读书。因周有光的妹妹周俊人与张允和是“乐益女中”同学而结识,但当时两人只是很普通的往来,并无单独接触。

1927年,周有光在光华大学毕业后任教光华附中,不久后进入光华大学教书。一年以后,张允和考入上海中国公学,与周有光在上海相会。那时周有光常找借口去看她,但张允和总是“犹抱琵琶半遮面”的东躲西藏。终于在一个秋日的黄昏,两人并肩漫步石堤,开始谱写动人的爱情篇章。

时间在考验着这对有情人。1929年当张允和大学二年级转入光华大学就读时,周有光已随教育家孟宪承赴杭州民众教育学院教书。此后的很长一段时间,他们都飞鸿传音。然而1932年因战乱,张允和到杭州之江大学借读,才子佳人再度重逢。不久后,张允和回到光华大学毕业,并在毕业后第二年与周有光执手结为伉俪。

自此,这对恩爱夫妻风雨同舟,共创幸福。周有光原专攻经济学,著有《新中国的经济问题》。他博学多才,被连襟沈从文夸之“周百科”,业余从事语言文字研究,终成我国著名语言文字学家。1958年,周有光参与起草的《汉语拼音方案》完成,他也被誉为“汉语拼音创始人”之一。张允和则潜心读书,与俞平伯先生创办北京昆曲研习社,潜心研究昆曲艺术。

1998年,国际教育基金会评选中国百对恩爱夫妻,周有光、张允和成为入选者中年龄最大的一对。2002年农历七夕,张允和突发心脏病离世,享年93岁。这对和美夫妇相依相伴70个年头,成为白金婚的典范佳偶。

 

教泽长存 育家报国 陈汝惠——李荷珍

陈汝惠出生于1917年,十岁丧父,家境贫寒,由其母及长兄陈伯吹抚养长大。陈汝惠一生结缘教育,潜心研究高等教育,是新中国高等教育学科的开拓者和奠基人之一。

1934年至1936年,陈汝惠就读于大夏大学师专科国文组。毕业后,他选择了进入大夏大学教育学系继续攻读教育心理学本科,这一选择不仅为他终生从事教育研究奠定了良好基础,也为他找到了终身伴侣——同为大夏大学教育心理学专业的李荷珍。

陈、李夫妇均学教育学出身,他们的三个儿子十分出色,大儿子陈佐洱是全国政协常委、国务院港澳办原常务副主任;二儿子陈佐沂是浙江大学工学博士;小儿子陈佐湟是国家大剧院艺术总监、著名音乐指挥家。

大学毕业后,陈汝惠在上海历任小学、中学、大学教师及编辑等职,创办、主编进步刊物,并以笔代枪,创作了大量文学作品,是抗日战争时期上海“孤岛”重要的爱国作家。

陈汝惠积极投身教育事业。1947年创办上海市江湾中学并担任首任校长。1950年由新中国首任教育部长马叙伦推荐至厦门大学任教,夫人李荷珍偕三儿共同南下。1957年他主持编写的我国第一部《高等学校教育学讲义》出版发行,为全国多所大学采用,填补了中国高等教育研究领域的空白。

1998年陈汝惠病逝后,李荷珍和儿子们为完成其夙愿,相继协助出版《陈汝惠文集》、《陈汝惠》等。

千金一诺 大爱无疆 刘运来——徐娟

刘运来出生于距离上海860公里的福建泉州,徐娟出生在上海。1954年,刘运来以骄人成绩考入华东师范大学物理系。开学伊始,他就与同班的女同学徐娟因实验问题“吵了一架”,不料这一吵,竟是一生情缘的开始。

1958年2月13日的晚上,他们终于互相表白心意,这天也成了他们的感情纪念日。每年的这一天,他们都会合影留念。毕业之际,他们坚守“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的共同的诺言,徐娟追随刘运来奔赴江西,投身教育事业。刘运来分配到江西师大附中,徐娟则被分到江西师大物理系,第二年即1959年暑假,两人结为伉俪。

婚后,徐娟一面在江西师范大学物理系勤勉教学,一面相夫教子。而刘运来全情投入教育事业取得骄人业绩,年纪轻轻就成为物理教师中的佼佼者。

改革开放后,刘运来先后被评为首批中学特级教师、江西省劳动模范、全国劳动模范。1998年,刘运来当选为江西省政协副主席。同时他还关心和热衷于社会工作,担任了江西启明学校(专门为未成年服刑人员提供义务教育的特殊学校)的名誉校长,挽救了许多失足少年。而在刘运来为教育事业奔走呼吁、殚精竭虑的岁月中,徐娟始终是他最坚强的后盾。

追风逐电 玩转科学 顾力兵——徐章英

因投身科普事业,顾力兵、徐章英夫妇被全国热爱他们的孩子们亲切地称为“科技爷爷”、“科技奶奶”。

1954年,怀着青春的豪情与梦想,他们来到华东师范大学物理系。他是班级团支部书记,她是宣传委员,共同的理想与兴趣让两颗心逐渐走近。1958年,他们高唱“共青团员之歌”,毅然告别家乡上海,共同奔赴江西革命老区,投身红色热土上的教育事业。

1981年,顾力兵与同事合作研制“心功能导纳图仪”。在南斯拉夫1982年召开的第六届电阻抗国际会议上被邀作大会发言,这是当时中国送出国的27篇论文中唯一被选为大会发言的一篇。归国代表团在汇报中声称:“此项研究成果填补了国内空白,为祖国争得了荣誉”。

1983年,顾、徐夫妇在国内首倡“智力工程”概念,旨在将自然科学的思想、方法、技术引入到教育领域中来,在多门学科的交叉点上创建了一门开发智力培养人才的交叉科学、综合科学甚至是前沿科学。在母校教育技术研究所万嘉若教授的启发下,他们共同研制了国内第一套“教学信息实时反馈处理系统”。

1996年,退休后的夫妇二人来到改革开放前沿的广东省,开展“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优化教学过程的理论与实践”。2006年,他们将目光聚焦幼儿科学教育,开始走进“根”的教育,为孩子们办“科学启蒙班”,在全国范围内进行“低幼儿科学启蒙的理论与实践研究”。十年磨一剑,2013年,他们合著的《和孩子一起玩转科学》一书出版,这本书凝聚了他们一辈子摸、爬、滚、打的教育经验与积累。

瓶瓶罐罐做实验,科学种子来发芽,合起来已经158岁的两位老人现在还在全国各地巡讲,追寻着他们的智力工程之梦、改革教育之梦……

海风沙韵 教爱无边 俞超——贺海珍

14年前,刚刚大学毕业的俞超离开家乡上海,背负行囊,远赴大漠边缘的内蒙古鄂尔多斯,开始了艰苦而又温情四溢的支教生涯。

遇见贺海珍是俞超支教生活中最美丽的意外。当时俩人同在鄂尔多斯伊旗三中语文组,贺海珍是土生土长的当地姑娘,在生活方面给初来乍到的俞超提供了不少指引,而俞超也经常帮助贺海珍改进课堂教学,一来二去,俩人热络起来。

2001年,俞超结束支教生涯回到上海,继续攻读母校的文学硕士,而他最牵挂的还是远方的恋人贺海珍。在他的鼓励下,贺海珍努力钻研教育教学知识,成功考取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硕士。2004年,华师大丽娃河的波光里又多了一对牵手漫步的身影。

为了彼此长久的相伴,贺海珍毕业后留在了上海,与俞超追逐在同一片教育的天空下。两人现在都在上海的中学担任高中语文教师。2013年,贺海珍参加了上海市中学语文大讲堂比赛,获得了“十大优秀选手”称号。2014年,俞超获得了上海市中学语文大讲堂“十大教学之星”称号。本报记者 王佳妮

 

 

原文链接:http://citynews.eastday.com/csdb/html/2014-06/06/content_12543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