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媒体报道

【上海教育新闻网】著名翻译家王智量向华东师大捐赠全部手稿

发布日期: 2014-10-16   浏览次数 254

 

10月15日,王智量教授手稿、画作捐赠仪式上,华东师大副校长范军(右)正在与王智量夫人吴妹娟(左)一同整理王智量手稿。 (摄影:刘晓晶)

 

10月15日,工作人员正在整理王智量的《叶甫盖尼·奥涅金》翻译手稿。 (摄影:刘晓晶)

本网讯(记者 刘晓晶)10月15日,我国著名翻译家王智量向华东师范大学档案馆赠了家中所存全部手稿、部分画作、证书和照片。在华东师范大学档案馆举办“王智量教授手稿、画作捐赠仪式上,华东师大副校长范军向王智量夫人吴妹娟颁发了捐赠证书。由于生病住院,王智量教授未能出席仪式。

此次王智量先生捐赠共包括手稿80份,画作29幅,著作61种,发表刊物16册,照片642张,证书10份。手稿包括《叶甫盖尼·奥涅金》、《莱蒙托夫叙事诗集》、《死者》等译稿,小说《饥饿的山村》、《海市蜃楼墨尔本》等手稿,以及《智量文集》、《安娜卡列宁娜》、《我们共同的朋友》等著作。

华东师大档案馆馆长汤涛告诉记者,此次王智量教授慷慨捐赠全部手稿、画作和著作,充分体现了他对学校的支持、信任和期望。也充分体现了大学教授在教授治学、文脉传承、文化积淀中所发挥重要作用。我们希望通过此类收藏和展览,展示老教授、老专家们“传道、授业、解惑”的育人风范、心系学校改革发展的责任感,以及对后辈学者和学子言传身教的独特影响。

据介绍,此次捐赠为华东师大档案馆“文化存真,反哺母校”系列活动之一。举办手稿捐赠,主要基于三个方面的考量:第一,通过建立知名教授“人物档案”,发挥档案这一特殊媒介的传播力,为日后建立人物研究打下基础,凸显档案工作在大学文化建设中的作用和价值;第二、通过发掘知名教授学术资源,采集当代文化记忆,丰富档案馆藏资源,传承大学文明;第三,通过举办知名教授王智量先生手稿画作及著作捐赠活动,树立示范效应,彰显知名教授对学校和社会的学术影响力和文化贡献力,唤起更多教授对学校档案文化事业的支持。

相关阅读

王智量,1928年6月出生,江苏江宁人。1952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外语系,后进入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作和北京大学任教。1978年调入华东师范大学,1984年起任中文系教授,1993年退休。1984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曾任上海比较文学学会副会长、全国高校外国文学研究会常务理事、上海作协理事、上海译协理事。

著有专著《论普希金、屠格涅夫、托尔斯泰》,长篇小说《饥饿的山村》,主编《俄国文学与中国》、《外国文学史纲》,译著《叶甫盖尼•奥涅金》、《上尉的女儿》、《安娜•卡列宁娜》、《我们的共同的朋友》、《前夜》、《贵族之家》、《屠格涅夫散文诗》等,共出版专著、译著和主编书籍30余部。出版《智量文集》共18册,约500万字。

王智量是《叶甫盖尼·奥涅金》第一位、也是最优秀的中文译者,他翻译了大量普希金的作品。中文译本在俄国所有普希金的纪念馆内均有陈列和展出。

 

原文链接:http://www.shedunews.com/zixun/shanghai/gaodeng/2014/10/15/8829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