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媒体报道

【东方早报】华东师大推出老学者口述实录

发布日期: 2015-05-21   浏览次数 150

■ 对钱谷融、周有光等27位学者进行“抢救式访谈”

钱谷融 1919年生,江苏武进人,原名钱国荣,文艺理论家。1942年毕业于国立中央大学国文系。历任重庆市立中学教师,上海交通大学讲师,华东师范大学讲师、教授、博士生导师、文学研究所所长,《文艺理论研究》主编。长期从事文艺理论和中国现代文学的研究和教学。  著有《论“文学是人学”》、《文学的魅力》、《散淡人生》、《〈雷雨〉人物谈》、《钱谷融文集》(四册)等,讲授《中国现代文学》、《文艺学专题讲座》等课程。

5月18日,华东师范大学档案馆举办《丽娃记忆:华东师大口述实录》发布会。这本近30万字的口述实录汇集了钱谷融、周有光、徐中玉等27位华师大老前辈的口述资料,且遵循第一人称的叙述体裁。

华东师范大学档案馆馆长,也是这部实录的主编汤涛介绍,在两年的时间里,他和项目团队对27位受访者进行了口述访谈。他们从近500名退休教师中确定了第一批口述访谈人物名单,人物遴选的基本条件有四项:年龄在80周岁以上;不同学科且有一定声望;学校文化出版物中较少提及且影响力较大;一定比例的女性。由于受访者年事已高,首批名单以“抢救式访谈”为基本要旨。人物选择则按老干部、老教授和老校友划分。

受访者之一、国内著名的因明学研究专家、哲学家沈剑英当场表示:“这本书很有意义。记录了我们很多老一辈对华师大做出的贡献,为我们的年轻一代留下一点记忆。”

“其实我们27位被访者里,目前已经有5位老先生过世了。”汤涛沉重地表示,“每一次访谈,我们深感责任重大,我们是在抢救历史,是在和时间赛跑。”

此外,汤涛透露借这个机会,档案馆也收集了老先生的珍贵档案,共收集300余张照片、20多本签名著作、20多份签名手稿、30余份书画作品。他说:“在座的每一位老先生,每个人都是一个时代,每个人都是一个故事,每个人的历史都是华东师大的历史,对我们档案馆来说,我们只是忠实的记录者和反映者。”

钱谷融:虚假的人做不好文学

■ 选摘

主持人:您在1950年代提出了“文学是人学”的命题,对当时流行的机械教条式的文学观进行了反拨,请问您是如何介入到这场批判运动中的?

钱谷融:1957年3月,华东师范大学召开了一次大规模的学术讨论会。在各方面的一再动员和敦促下,我于那年的2月初写成了《论“文学是人学”》一文。3月份,我在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的学术讨论会上宣读了论文,遭到大多数人的反对,许多与会者提出了批评意见。后来,在上海和全国其他地方批判我的观点的人就更多了。当时正是“双百方针”提出不久,我那时也不懂得顾虑,只求能把自己的一些想法写出来。如果没有“双百方针”,我即使写,文章的面貌可能也会有很大的不同。在学术问题上,总免不了会有不同的意见。受批评,遭反对,也是常有的事。但看到自己的观点竟如此得不到支持,却也不免有点懊丧。

主持人:您在1960年代初就对《雷雨》进行了一系列研究,您为什么研究并写作《〈雷雨〉人物谈》呢?

钱谷融:《雷雨》我蛮喜欢的,当年在中央大学读书时,我还从沙坪坝步行到重庆去看,上世纪60年代的某一天,我回家看见电视里面正在转播《雷雨》的演出实况,我一听演员的声音口气感觉不对,完全是概念化的。我想一定会遭到批评的,但隔了很久,仍不见有人批评,所以我就自己写了篇《〈雷雨〉人物谈》寄给文学评论,不批评那次演出,只谈自己对《雷雨》的看法。评论发表后产生了些影响。蒋孔阳给我写信(那个时候我还不认识他)表示称赞,李子云说他很多朋友看了以后都很欣赏,张瑞芳告诉我,后来他们要排演《雷雨》,去征求曹禺的意见,曹禺说你们可看钱谷融的文章。

主持人:我们知道您和北京大学的王瑶先生有很深的交情,能否回忆一下与前辈学者的交往故事?

钱谷融:王瑶比我大五岁,我们是开会认识的。还有王元化先生,他是兼任中文系教授,第一次开会碰到并不彼此熟悉,第二次或第三次开会,他邀请我到他家里吃饭,因为他的夫人张可是研究戏剧的,读过我的《〈雷雨〉人物谈》。后来系主任徐中玉请王元化到我们中文系做兼任教授,我们又成为同事。施蛰存是我的前辈学者,他比我大十四岁,这个人非常好,没有什么城府。后来因为“右派”的事情,不那么随便了,人还是很真实,做学问古今中外都很有造诣。做人就是诚恳正直,不搞那个虚假的一套。虚假的人是弄不好文学的。

(本文节选自《丽娃记忆:华东师大口述实录》,经华东师范大学档案馆授权刊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