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媒体报道

【上海教育新闻网】《王伯群与大夏大学》新书发布

发布日期: 2015-10-16   浏览次数 81

本网讯(记者 刘晓晶)在著名教育家、华东师范大学前身大夏大学校长王伯群先生诞辰130周年,华东师大建校64周年之际,由华东师范大学编写,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新书《王伯群与大夏大学》今天(10月15日)在上海正式发布。作为华东师大“丽娃档案”丛书之一,该书展示了王伯群的治校理念、办学理论和教育实践。值得一提的是,该书的档案是首次向社会披露和公开,为研究近代中国高等教育提供了宝贵的档案。

《王伯群与大夏大学》一书本书主要收录了王伯群校长自1924年至1944年执掌大夏大学期间所形成的书信、文稿、公函、布告、会议纪要等多种原始档案,从办学思想、经费筹募、教师聘任、学生管理、学校总务、附中办理以及服务社会等。该书还截取1937年的“大夏一览”,全方位呈现大夏大学的办学概况。

该书主编、华东师大档案馆馆长汤涛告诉记者,王伯群校长的办学思想主要包括:秉承“服务国家,曰公曰诚”精神,提出民族教育复兴发展纲要,坚持 “复兴民族”与“教育强国”发展理念,提倡 “三苦”精神(教师苦教,学生苦学,员工苦干)、师生合作和读书救国;

其次,实施导师制,这是大夏大学培养学生最成功的一种教学制度,也是国内高校最早实施导师制的大学,成为大夏人才培养对魅力和特色所在。在导师制教学下,导师首先是关注学生等心智等训练和培。其次是关注学生对学习对学习知识对理解,培养他们探索和创新精神;

此外,实施通识教育,譬如文科课程,普通必修学程上,除了国文、英文、历史,还有涵盖化学、物理或生物的自然科学,而理科生则要涉及英文及演说学、政治学、社会学等,学生“文理兼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