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中共贵州省委宣传部邀请,8月29日,我校档案馆馆长汤涛赴贵阳参加“地方学与黔学”研讨会。研讨会由贵州省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顾久主持。

汤涛在研讨会上做主题发言
研讨会上,汤涛做了《王伯群对中国革命、交通和高等教育之贡献》主题发言。王伯群(1885-1944),作为民主革命先驱,早年加入同盟会,组织参与护国运动,反对袁世凯复辟帝制。后参与护法运动、南北和谈和北伐战争,支持孙中山先生“联俄联共”政策;作为政治活动家,王伯群分别担任广州国民政府与南京国民政府交通部长,主张振兴铁路,收回外国人控制的邮政,创办航空,发展电讯,整顿交通教育;作为爱国教育家,先后担任交通大学校长和吴淞商船专科学校校长。1924年创办大夏大学以及上海、贵阳、重庆和南宁等系列大夏附中,为国家高等教育做出重要贡献。研讨会上,汤涛还着重介绍了大夏大学对贵州的贡献,作为贵州第一所完备的综合性大学,大夏自1937年至1946年在贵州办学近9年,培育了1600余名黔籍人才,对贵州教育、经济、生态、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

汤涛接受贵州电视台采访
汤涛在国内首创王伯群研究。十数年来,研究成果丰硕。先后出版《乱世清流:王伯群及其时代》《王伯群教育生涯编年》等著作12部,主持国家社科课题《王伯群年谱》等项目,发表《“大夏先生”王伯群》等40余篇相关论文。
在研讨会上,汤涛被聘为贵州省黔学研究院学术委员会委员。

研讨会现场
此次“地方学与黔学”研讨会由贵州省委宣传部主办,贵州省社会科学院、贵阳孔学堂文化传播中心承办,是贵州首次举行高规格的黔学研讨会。研讨会同时邀请清华大学、贵州社科院等省内外知名专家、地方学研究重要学者共聚一堂,为发展黔学献计献策,为贵州省建设多彩贵州民族特色文化强省再添动力。
文 | 俞玮琦
编辑 | 瞿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