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2日上午,由档案馆、校史党史办、博物馆主办的“爱国爱群:光华大学建校100周年档案文献展”在华东师范大学普陀校区博创楼二楼展厅开幕,这也标志着华东师大纪念前身学校之一光华大学建校百年系列活动的序幕由此拉开。开幕式由校党委常委、副校长、博物馆馆长雷启立主持。

校党委书记梅兵在开幕致辞中指出,光华精神的时代价值,是“教育救国”的家国情怀,是“教育报国”的初心如磐,也是“教育强国”的文化自信。

抗日战争时期,光华大学除了在上海本部继续办学之外,还在四川成都开办分部,后发展为今日的西南财经大学。西南财大党委副书记孙殿明在致辞中提到,“两校分处长江头尾,却始终血脉相连,共同传承着光华的精神火种,东西辉映,合力报国。”
在“百年光华大家谈”环节,新华社上海分社社长王永前,文汇报报社党委书记、社长缪克构,新民晚报社党委书记、社长刘可,华东师大中文系教授陈子善,华东师范大学一附中(前身是创建于1925年的光华大学附属中学)校长袁芳分别讲述了与光华大学、与华东师大的故事。

此次展览中的部分展品由光华校友及后人捐赠。开幕式上,梅兵为光华校友张善庆及校友后人王恩霖颁发《捐赠证书》。随后,梅兵与95岁高龄的光华校友范祖德先生共同启动此次档案文献展。现场,教育发展基金工作办公室主任任开蕾与光华校友后人张萌共同发布“知行合一·光大华夏”光华百年纪念基金。



今年是“五卅”运动爆发100周年也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为全面展示光华大学作为“民族脊梁型爱国学府”曲折而辉煌的办学历程,本次展览有相当一部分珍稀档案史料为首次对外公布。
校档案馆馆长、校史党史办主任汤涛介绍了展览筹备情况,通过发掘和整理上万卷光华大学历史档案,本次展览主要分为三个部分:
一是通过校史沿革、教师教学、校园生活、红色血脉、杰出校友五大主题架构,精选350余幅历史图片,全面展示学校辉煌的办学成果;

二是聚焦历史现场,甄选光华大学成立批文等逾百件珍稀档案,勾勒学校筚路蓝缕的发展历程;

三是着眼文化传承,汇集乔石、尉健行、姚依林、汪道涵等著名校友手泽,并呈现钱锺书、胡适、王蘧常等创作的20幅书法作品,以及张善庆校友捐赠的学生戒指、陈宗发校友后人捐赠的毕业证书等30余件实物,再现光华大学“光我中华”的信仰与担当。


展厅展示了光华教授田汉为《风云儿女》电影创作的主题歌《义勇军进行曲》,作曲家聂耳主动请缨谱曲。这首主题曲迅速传遍全国,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被选定为国歌。

光华大学校友张善庆捐赠的学生戒指

光华大学校友后人捐赠的陈宗发毕业证书

光华大学授予学生的奖牌

展览地点:
华东师范大学普陀校区博创楼二楼博物馆展厅(详见下图)
展览时间:
2025年4月22日-2025年7月22日
每周一至周五(法定节假日除外),09:00-11:30,14:00-16:30

来源 | 档案馆
编辑 | 瞿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