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档案馆新闻

档案馆举办“名画家笔下的华东师大景观”作品捐赠仪式

发布日期: 2019-05-15   浏览次数 909

514日上午,“画中游:名画家笔下的华东师大景观”画作捐赠仪式在档案馆举行。副校长孙真荣,档案馆馆长汤涛,宣传部副部长陈颖,美术学院党委副书记刘麒,捐赠画家代表张荣国、王岩松、张磊等出席。孙真荣代表学校接受画家捐赠并颁发捐赠证书。仪式由档案馆副馆长李炜菁主持。

档案馆举办“画家笔下的华东师大景观”作品捐赠仪式

在仪式上,我校美术学院教师张荣国首先介绍了本次捐赠的情况。本次捐赠的画作全部来自他主持的学校文化建设项目——“画中游:名画家笔下的华东师大景观”。他特邀了全国25位在美术界具有一定的绘画成就和影响力的画家进行创作,他们分别来自于高等院校、美术馆、专业画院等单位,作品风格各异,可谓东韵西风、南腔北调、异彩纷呈。受邀画家们对创作饱含热情,普遍反映“华东师范大学是一所充满了人文关怀的名校”。

据悉,此项目是借助名家之手描绘华东师大的人文景观,使之凝结成一件件具有艺术价值、审美价值和文化价值的作品,并通过展览的方式助力师大精神、师大景观、师大美育的传递与实施。为了凝聚师大人的爱校情怀,在此项目中特设了一个面对全校师生和校友的“师大人画师大”征集活动,最后选出了20件优秀作品一同参展,广受师生和校外人士的好评。不少画家在画展之后说:“这是件华师大的专题创作作品,就留给贵校做个纪念吧”。

上海海事大学徐悲鸿艺术学院院长助理、绘画系主任、副教授王岩松代表捐赠画家表示,这是一项富有创意和诗意的活动,学校的建筑、植被都是校园文化的一部分,把这些景观用画作的形式呈现出来,让师生感受到美的熏陶,这是非常美好的事。王岩松说,我这次创作并捐赠的是纸本水墨《魅力华师》,这种画作形式与地处江南的华东师大十分贴切。作画的过程是在与景观对话,与师大对话的过程。我捐出画作,是因为觉得把这份记忆留给师大是最好的,这也是上海海事大学与华东师大的一种交流形式。

孙真荣代表学校接收了12幅捐赠画作,并向捐赠画家颁发了捐赠证书。

王岩松捐赠作品《魅力华师》

张荣国捐赠作品《爱在师大》

张磊捐赠作品《丽娃河畔》

孙真荣在总结讲话中指出,此次捐赠的画作是以华东师大景观为对象的主题创作,由来自全国各领域的画家共同描绘师大美景,用艺术的视角观察师大、用艺术的手法记录师大、用艺术的形式宣传师大,这是对师大即将到来的70周年校庆的最好献礼,具有特殊的意义,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以美育人、以文化人,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的要求。高水平的艺术活动有助于提升学校的艺术品位,让师生沉浸于美的氛围中,师生的审美趣味和审美能力也能因此得到不断提高。尤其,这次捐赠的画作都是中国画,这也体现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强大生命力和艺术感染力,这是用美育筑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档案馆是学校的文化重地,保存学校的历史,传播学校文化,学校接收的捐赠画作将永久收藏于档案馆中,这是对本次活动的最好纪念。

据档案馆负责人介绍,此次捐赠的12件作品,将由学校档案馆永久保存。



附:捐赠画家及作品名单

池长庆   博士、浙江大学人文学院艺术系副主任、副教授,捐赠作品《丽娃河秋声》

王岩松   艺术学博士,上海海事大学徐悲鸿艺术学院副教授,捐赠作品《魅力华师》

王雪峰   广西艺术学院教授,捐赠作品《人勤春早》

成红军   晋城市美术家协会副主席、 晋城画院专职画家,捐赠作品《丽娃河畔书声远》

刘  明   博士、山东艺术学院美术学院国画系副教授,捐赠作品《华东师大校园冬景》

祁自敏   陕西科技大学设计与艺术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彩虹桥畔秋色新》

曹  勇   上海师范大学天华学院副教授,捐赠作品《孟宪承像》

王圣龙   陕西艺术职业学院副教授,捐赠作品《丽娃河畔夏荷香》

亓文平   博士、青岛大学美术学院讲师、硕士生导师,捐赠作品《紫竹源雪霁图》

张荣国   博士、就职于美术学院、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捐赠作品《爱在师大》

张 磊    中国画硕士研究生、就职上海银狸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捐赠作品《丽娃河畔》

韩雨潞   美术学院2016级国画研究生,捐赠作品《思群堂》




文|李炜菁 图|瞿仰 编辑|瞿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