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3月6日上午,档案馆召开2024年新学期全馆工作会议。会议由汤涛馆长主持。会议总结了2023年档案工作情况,部署2024年档案、校史重点工作。

汤涛首先回顾和总结了2023年学校档案工作。主要工作包括:
一、启动智慧档案馆建设,助推大学治理现代化
(一)智慧档案馆(硬件装备)通过验收。经过近一年的艰苦建设,9月,智慧档案馆硬件装备建设项目通过专家验收。该项目初步实现库房智慧化硬件体系架设、档案全过程的定位、智能化的集成管理和搭建超融合硬件支持系统。

(二)持续推进存量档案数字化。完成学籍卡、证书签收单、录取名册、教学文书档案数字化共119万幅,著录条目5.7万条。完成下一轮数字化立项专家论证。
二、出版编研成果,提升文化影响力
(一)出版《图说华东师大》,举办全国高校研讨会。6月8日,与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校史研究分会联合主办“《图说华东师大》出版暨图像证史:大学史的可视化叙事研讨会”,来自北大、清华、复旦、交大、浙大等全国40余位大学校史研究专家出席,引发了全国高校的重视,提升学校文化品牌影响力。

(二)出版“丽娃记忆”第5-7辑,举办新书座谈会。11月9日,举办《丽娃记忆:华东师大口述实录》(第5-7辑)新书座谈会,30余位老教授、老领导和复旦、交大等馆长出席,副校长雷启立出席座谈会并为老教授等赠书,该活动是全校观摩党日活动。
(三)推进年鉴编撰出版。完成全校各年鉴供稿单位的培训;完成《华东师大年鉴2023》征稿和编纂工作;完成2023全年学校党史大事记的记录、编纂及上报工作;向《中国教育年鉴》《上海教育年鉴》《闵行年鉴》《普陀年鉴》等供稿。
三、传承百年荣光,筹备大夏纪念活动
(一)编撰完成《图说大夏大学》。10月,通过500余幅历史图片,鲜活地展现大夏大学27年的办学历程,再现大夏师生“自强不息”,坚守“三苦精神”,师生合作,牺牲、创造精神,实施复兴民族教育纲领的奋斗史。
(二)筹建赤水大夏大学建校百年纪念馆。根据学校安排,负责筹建赤水大夏大学百年纪念馆,完成纪念馆展陈提纲、内容、概念设计方案,并提交给赤水市政府。
(三)促成赤水捐赠“赤水桥”石。10月17日,校党委书记梅兵和赤水市委书记汪能科共同为“赤水桥”丹霞石揭幕。著名书法家舒同之子、书画家舒安先生题写“赤水桥”名。

四、征集特色档案,服务全球校友
(一)新增档案1.6万卷(件)。接收全校博士研究生论文并办理离校手续。
(二)特色档案丰富名人库。征收接到俞立中、吴铎、庄永淑、郑中南、杨国荣等老领导、老教授等捐赠的个人档案上千卷。在两校区分别举办《真理的光芒:红色翻译家郭大力与<资本论>》《丽娃记忆:华东师大口述实录人物展和实物展 》《先导与真理:上海“红色翻译家”》等展览。

(三)利用服务45万师生校友。档案馆对校内各部门、师生校友接待服务3万人次。目前档案利用服务平台总用户人数达1.2人。
(四)着力档案文化传播。一是在《学习时报》《解放日报》《世纪》《档案春秋》发表《毛泽东评价他有“大禹治水之功 ”——马克思主义理论家翻译家吴亮平的治学之道》《发掘档案价值,坚守文化自信》《王伯群整顿轮船招商局始末》等论文;二是加强微信公众号宣传,在外媒报道及学校官网主页等刊登新闻上百篇;三是校史馆接待包括香港特别行政区前任行政长官林郑月娥,中央组织部原秘书长高世琦,中央统战部常务副部长陈小江,全国工商联副主席黄代放,云南省委常委、昆明市委书记刘洪建,贵州黔西南州委书记陈昌旭等;在新生入学教育、校友日等活动中,充分发挥育人功能和精神家园属性。
五、组织学校、上海和全国档案校史工作
(一)组织上海和全国高校档案校史工作。10月,开展评选表彰学校2021-2022年度档案、年鉴工作先进集体、先进个人标兵和先进个人等;11月,汤涛当选为中国教育学会校史研究分会理事长,组织领导全国高校校史工作;12月,作为上海市档案学会高校档案工作委员会理事长单位,主持2023年全市高校档案工作年会。

(二)制定修订档案规章制度。组织制定《华东师范大学档案工作委员会议事规则》;完成《华东师范大学可移动文物与陈列品管理办法》《华东师范大学博士、硕士学位论文归档管理办法》修订并发文;修订《华东师范大学归档范围和保管期限》《华东师范大学归档指南》,提高治理能力;开展全校兼职档案员业务培训,归口管理全校档案陈列品,完成资产清查。
(三)强化档案保密安全工作。加强日常安全检查和自我防范意识,严格遵守各项保密规定,确保学校档案实物和档案信息等安全。
接着,汤涛馆长着重部署了2024年档案校史的重点工作,并提出了档案馆的工作方法论:档案为本,校史为用;传知播识,体用贯通。主要包括:
一、智慧档案馆建设。紧密结合学校数智跃升计划,做好数智跃升项目申报;2024年度档案数字化项目招投标、档案进出库交接。11月底完成项目验收。
二、档案培训和档案征集。制定和修改档案培训材料,举办全校兼职档案员档案、年鉴撰稿培训和表彰会;完成2024年度规范性文件修订;完成2023年12月和2024年3月毕业研究生答辩材料归档;毕业季学籍档案利用服务;2024年6月毕业研究生答辩材料归档、检查2023年归档工作和2024年的预立卷。
三、档案编研和档案文化传播。编撰《图说光华大学》《光华大学制度辑要》等。做好大夏大学成立100周年宣传工作。
四、对外合作交流。为迎接2024年大夏大学百年校庆纪念,完成赤水大夏大学百年纪念陈列馆建设;完成《大夏大学图史》《大夏大学制度辑要》等出版和系列相关展览文化传播活动。
五、校史通识教育方面。继续加强《档案记忆与百年师大》通识课程建设。
六、编撰年鉴大事记。编撰《华东师大年鉴》、华东师大大事记,以及为《上海教育年鉴》等供稿,补充完成未完成年鉴。

汤涛馆长要求全馆,一是以学校发展大局为中心,积极作为,踔厉奋发,推进学校世界一流大学建设;二是认真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实施条例》;三是积极推进智慧档案建设,努力提高档案工作现代化水平,推动我校档案工作和校史工作取得更大的进步。
会上,校史党史办主任、副馆长施家仓就电动车消防安全工作做出重要提示,进一步强调要筑牢思想防线、提高安全意识,确保档案实体安全、信息安全。
文|俞玮琦 摄影|符玲玲 编辑|瞿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