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史党史研究 >>

 
您的位置: 首页  校史党史研究  校志编纂  经验交流
经验交流

宝钢是目前中国制造业最大的国有企业,已连续六年跻身世界500强。作为在改革开放中诞生的社会主义国有企业,如何适应市场竞争,坚持高起点创新,成功地走出一条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道路,有许多宝贵的经验。为了记载宝钢好历史发展轨迹,早在1983年宝钢投产之前,我们就成立了《宝钢志》编纂委员会,专门抽调一批老同志,从事宝钢史志资料的收集、整理工作。20多年来,我们先后编纂了2部《宝钢志》、8部《宝钢年鉴》、14部《宝钢史志资料》,收集、整理了数千万字文献资料。这些珍贵文献资料完整地记载了宝钢在改革开放中不断学习创新、走向世界500强的全部历史过程,为人们了解、研究一个在全国具有代表性的国有企业的成长、发展轨迹,提供了丰富史料。

一、宝钢修志工作与宝钢同步发展

宝钢第一轮修志工作1990年正式启动。在上海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及其办公室和方志界专家们的热情指导下,宝钢成立了编纂委员会,制定了编纂计划和编纂纲目,第一部《宝钢志》历经5年,六易其稿,于1995年正式出版。该志书荣获上海市第三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这是本届全市唯一得奖的志书。1997年,《宝钢志》还获上海市新编地方志书优秀成果一等奖。

1998年上海地区钢铁企业联合重组。为了全面完整记载宝钢全貌和特征,经过一年多准备,1999年8月正式启动第二部《宝钢志》的编写工作。由于相隔时间不长,准备工作充分,2000年8月,第二部《宝钢志》问世。第二部《宝钢志》荣获上海市地方志志书类评选二等奖。

为了每年及时积累和开发利用资料,从2000年起,宝钢在组织编纂《宝钢史志资料》的基础上,还着手组织编纂《宝钢年鉴》。2003版《宝钢年鉴》获首届“中国地方志年鉴奖”一等奖;2004版《宝钢年鉴》获“第三届全国年鉴质量综合奖”一等奖,并获“中国年鉴奖”;2005版《宝钢年鉴》荣获“全国编校质量”特等奖;2006版《宝钢年鉴》再一次荣获全国年鉴特等奖。宝钢的地方志工作被评为“全国方志先进集体”和“上海市地方志系统先进集体”。

二、总结经验把握规律 努力编纂一流志书

1、领导重视是做好修志工作的关键

江泽民同志曾指出,地方志工作是一项不容易引起重视但十分重要的工作。志书、年鉴是“官方”出版物,内容涉及方方面面,领导必须重视才能有所作为。对企业而言,史志工作没有直接的经济效益,确实很容易被忽视,为什么宝钢历届领导都能高度重视修志工作?

宝钢重视史志工作有其特殊的历史背景。宝钢建设,当年国家投入300亿元巨资,社会反响很大,建设初期还经历上马、下马的波折。当时,许多专家学者都要求总结宝钢建设经验,如中国著名经济学家于光远曾建议对有争议的宝钢工程建设,要及时地编写“宝钢史”;同济大学俞调梅教授在全国政协六届三次会议上正式提出写好“宝钢史”的提案。1986年4月,宝钢工程国务院代表韩光题词:“如实记录宝钢的建设和生产经验,以及宝钢人的精神风貌,为后人留下可贵史料”。1988年3月12日,江泽民同志还专门为编写《宝钢志》工作题词:“宝钢是在我国改革、开放中建设的大型现代化钢铁企业,‘宝钢志’的编写有其深刻的历史和现实意义”。在这样的背景下,宝钢领导更加自觉站在对历史负责的高度,把修志工作作为企业不可缺少的一项历史文化事业、作为一项系统工作来对待。宝钢领导认为,作为在中国历史上具有代表性的现代化国有企业,不仅要出精品钢材,而且要出管理经验;不仅要有物质的宝钢,而且要有精神的宝钢、文化的宝钢。因此,宝钢历届领导都非常重视和支持史志工作。

首先,宝钢历任党政一把手都亲自抓史志工作。历任宝钢董事长(黎明、徐大铨、谢企华、徐乐江)都亲自兼编委会主任,历任副董事长和党委书记(朱尔沛、关壮民、刘国胜)都亲自兼主编,20多年来虽多次调整,始终保持如此的格局,可见宝钢领导对修志工作的重视程度。刘国胜书记每年亲自听取史志工作汇报,直接关心、指导年鉴编纂工作,2007年刘国胜还在《解放日报》、《上海地方志》等刊物发表署名文章。党委副书记欧阳英鹏每年亲自召开宝钢史志工作会议,布置任务。两位书记还每年亲自出面邀请上海史志专家到宝钢咨询、指导史志工作。

其次,切实贯彻“领导责任制”和“主编责任制”。《宝钢志》编委由宝钢领导和各主要部门领导担任。《宝钢志》正、副主编和各编委、顾问不是挂名,而是各尽其责,具体承担相应的《宝钢志》编写工作。例如,第一轮修志,《总述》、《大事记》、《工程建设》、《宝钢集团》、《生产技术》、《后勤服务》等各篇都分别由副指挥、副厂长、秘书长等亲自负责;《企业管理》篇由总经济师负责;《党群工作》篇由党委副书记负责;《教育、文化》篇由工会主席、教委常务副主任负责。此外,其他编委和顾问分成几个专业评审小组,对志稿进行评议和评审,编委会顾问们还对宝钢重大事件和重要事项的内容认真把关和补充,确保志稿的质量。

2、史志机构、网络健全是做好修志工作的保证

第一轮修志工作完成后,机构要不要存在?史志工作如何持续下去?当时,全国冶金系统各企业普遍存在着这个问题。1993年9月,当第一部《宝钢志》进入总纂阶段后,冶金部副部长、宝钢董事长黎明批示:“在《宝钢志》书编就出版之后,宝钢史志工作机构不能撤,要永久存在下去,继续收集积累有关的史志资料,继续编辑好宝钢志和宝钢志刊物。” 第一轮《宝钢志》完成后,宝钢史志办公室没有撤销,虽人员精简,仍精心挑选配备具有丰富工作经验、全面熟悉宝钢历史、有较强文字能力、热爱史志工作的老同志到这个岗位,并信任、放手让执行主编有责有权开展工作。《宝钢志》完成后坚持每年编纂《宝钢年鉴》、《宝钢史志资料》,保持了机构和队伍的稳定。史志办公室工作有成绩,领导及时予以奖励,调动史志办公室工作人员的积极性。

修志工作不同于个人写小说类作品,必须是集体劳动的结晶。修志工作涉及方方面面,是一个系统工程。宝钢第一轮修志,上上下下动员了400余人参与,通过组织培训、搜集资料、制作卡片、纂辑长编、试写志稿,形成了数百万字资料。实践证明,没有广泛动员和参与,仅靠少数几个人是不能完成修志的。宝钢史志工作不仅有史志办公室负责,而且各单位、各部门都有具体的撰稿联络员,这些撰稿人员,不少是各部门的骨干。宝钢每年对史志联络员进行确认,确保史志工作上下网络的健全。每年召开史志工作会议布置任务,为搜集每年的史志资料奠定了基础。此外,还开展撰稿员集中研讨培训,提高史志编纂水平。

3、优秀企业文化是宝钢修一流志鉴的动力

宝钢在几十年实践中形成了独特的企业文化,这就是以“光荣感、责任感、紧迫感、危机感、使命感”为核心,以“严格苛求,学习创新,争创一流”为主线,以“诚信、协同”为基本价值观的宝钢文化。

能记载世界500强企业的历史,有光荣感;要留下宝钢人的足迹,有责任感;要完成高质量的志鉴,有紧迫感;看到与其他志鉴差距,有危机感;要编纂文化精品,有使命感。宝钢史志工作者有了这“五感”,才能自我加压,自讨苦吃。

“严格苛求”是陈云同志对宝钢的要求。国家为宝钢建设投资数百亿元,陈云提出,对宝钢要严格苛求。在修志中宝钢修志人员同样以对历史高度负责的精神,坚持“严格苛求”,不允许出现任何差错。为了确保志书年鉴质量,宝钢修志人员努力全面掌握方方面面的资料,一字一句反复斟酌,对每一个问题都进行核查,不放过任何疑点,识别和纠正来自方方面面的疏忽和差错,包括来自权威部门的差错。编纂人员,尤其是执行主编对每个字、每句话、每项资料、每个数据、每个栏目都认真修改,付出大量艰苦的劳动。为了编好志书年鉴,宝钢修志人员默默无闻地埋头实干,经常放弃节假日和工休,废寝忘食,有时甚至带病工作。国家允许出版物有万分之一差错,《宝钢年鉴》连续三年在全国年鉴评比检查中没有发现差错,虽然没有人这样要求,但宝钢还是这样苛求自己。

“学习创新”是邓小平同志对宝钢的要求。宝钢从全套引进到自主建设,走出一条不断学习、创新的发展道路。宝钢在修志中同样坚持不断学习和创新。企业修志没有经验,宝钢就虚心学习,严格按照规范编纂,并向修志专家求教。邀请市修志专家到宝钢授课、指导,还专程到兄弟单位学习,使《宝钢年鉴》每年有改进提高,基本形成了具有宝钢特色的企业年鉴编纂模式。在形式上,志书、年鉴封面设计庄重、大方,纸张质量上乘,装帧精美,体现一流企业形象。在内容上,适合企业特点,体现宝钢特色,获得同行的好评。

“争创一流”是党中央、国务院领导对宝钢的要求。江泽民同志1995年为宝钢题词“办世界一流企业,创世界一流水平”。宝钢的起点高,每项工作都要求与世界一流水平相对照。宝钢的物质产品是世界一流的精品,文化产品也必须是达到一流水平。早在编修第一部《宝钢志》时,黎明同志就提出“一流的工厂,要有一流的志书”要求,20多年来,宝钢无论是修志还是编纂年鉴,都坚持一流标准,精益求精,不断提高质量。《宝钢年鉴》是按照精品要求编纂的,是可以作为礼品赠送给客户的。

“诚信”是宝钢在市场经济中一贯坚持的基本价值观。我们编纂《宝钢志》和《宝钢年鉴》同样讲求“诚信”,坚持实事求是原则,强调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可靠性,对历史负责。对成绩的记载不搞拔高和夸张,对工作中的问题也不回避,如实记载。一旦发现差错,主动承担责任,并举一反三,吸取教训。这些都体现了宝钢的诚信价值观。

2007年,宝钢提出“协同”理念,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企业文化。我们修志工作同样是坚持“开门修志”依靠方方面面“协同”工作。

宝钢全体修志人员在上海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及其办公室和史志界专家们的热情指导下,在宝钢领导的高度重视支持下,决心共同努力,借鉴第一轮修志的经验教训,力争把《上海市志?钢铁工业卷》和第三部《宝钢志》修成“精品良志”。(宝钢集团有限公司)